当前位置: 首页>学术成果>文化经济微百科>正文

文化经济学公共文化微百科

发表时间:2016-01-19 文章来源: 浏览次数:[]

直接补贴与间接补贴【Direct/ IndirectSubsidy

“直接补贴”意味着直接把资金资助给艺术家或艺术机构。“间接补贴”是指政府的政策不直接影响到资助对象的相对价格或相对收益。相对于间接补贴,艺术爱好者更希望得到直接补贴,他们认为直接补贴意味着对他们艺术更多的认可。美国的艺术政策总体上倾向于间接补贴。

 

公共物品【Public goods

是与私人物品(private goods)相对应的一个概念,指的是公共使用或消费的物品。

严格意义上的公共品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特征。所谓非竞争性,是指某人对公共品的消费并不会影响别人同时消费该产品及其从中获得的效用,即在给定的生产水平下,为另一个消费者提供这一物品所带来的边际成本为零。如国防、外交、立法、司法和政府的公安、环保、工商行政管理以及从事行政管理的各部门所提供的公共产品都是属于这一类,不会因该时期增加或减少了一些人口享受而变化。所谓排他性,是指产品在消费过程中所产生的利益不能为某个人或某些人所专有,要将一些人排斥在消费过程之外,不让他们享受这一产品的利益是不可能的。例如,消除空气中的污染是一项能为人们带来好处的服务,它使所有人能够生活在新鲜的空气中,要让某些人不能享受到新鲜空气的好处是不可能的。

公共物品又分为纯公共品和准公共品两类。纯公共产品的范围是比较狭小的,但准公共产品的范围较宽。(1)纯公共物品:具有完全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纯公共产品一般有政府提供,通常采用免费提供的方式。(2)准公共物品:这类产品通常只具备上述两个特性的一个,而另一个则表现为不充分。第一类,具有非排他性和不充分的非竞争性的公共产品。例如,教育产品就属于这一类。教育产品是具有非排他性的。因为,对于处于同一教室的学生来说,甲在接受教育的同时,并不会排斥乙听课。就是说,甲在消费教育产品时并不排斥乙的消费,也不排斥乙获得利益。但是,教育产品在非竞争性上表现不充分。因为,在一个班级内,随着学生人数的增加,校方需要的课桌椅也相应增加;随学生人数增加,老师批改作业和课外辅导的负担加重,成本增加,故增加边际人数的教育成本并不为零,若学校的在校生超过某一限度,学校还必须进一步增加班级数和教师编制,成本会进一步增加。因而具有一定程度的消费竞争性,因而称为准公共产品。

另一类是具有非竞争性特征,但非排他性不充分的准公共产品。例如,公共道路和公共桥梁就是属于这种类型。受特定的路面宽度限制,甲车在使用道路的特定路段时,就排斥其他车辆同时占有这一路段,否则会产生拥挤现象。因此,公路的非排他性是不充分的。但是,公共道路又具有非竞争性。它表现为,一是公共道路的车辆通过速度并不决定某人的出价,一但发生堵塞,无出价高低,都会被堵塞在那里;二是当道路未达到设计的车流量时,增加一定量的车的行驶的道路边际成本为零,但若达到或超过设计能力,变得非常拥挤时,需要成倍投入资金拓宽,它无法以单辆汽车来计算边际成本。正因为这类公共产品具有非竞争性的和不充分的非排他性,因此也称为准公共产品。

 

社会认同【social identification

社会认同理论由英国社会心理学家亨利·泰费尔(Henri Tajfel)等人在20世纪70年代提出,并在群体行为的研究中不断发展起来。后来澳大利亚社会心理学家约翰·特纳(John C. Turner)又提出了自我归类理论,进一步完善了这一理论,社会认同理论强调了社会认同对群体行为的解释作用,它的提出促进了社会心理学在相关领域的发展,为群体心理学的研究做出了巨大贡献。

社会认同理论认为个体通过社会分类,对自己的群体产生认同,并产生内群体偏好和外群体偏见。个体通过积极的社会认同来提高自尊,积极的自尊来源于内在群体与相关的外群体的有力比较。当社会认同受到威胁时,个体会采用各种策略来提高自尊。当个体不能获得满意的社会认同,个体就会离开他们的群体或想办法实现积极区分。

社会认同理论认为,社会认同是由社会分类(social-categorization)、社会比较(social comparison)和积极区分原则(positive distinctiveness)建立的.1. 社会分类。特纳认为人们会自动地将事物分门别类;因此在将他人分类时会自动地区分内群体和外群体。当人们进行分类时会将自我也纳入这一类别中,将符合内群体的特征赋予自我,这就是一个自我定型的过程。2.社会比较。在进行群体间比较时,人们倾向于在特定的维度上夸大群体间的差异,而对群体内成员给予更积极的评价。这样就产生了不对称的群体评价和行为,偏向于自己所属的群体,即从认知、情感和行为上认同所属的群体。3. 积极区分。社会认同理论的一个重要假设就是,所有行为不论是人际的还是群际的,都是由自我激励这一基本需要所激发的。社会认同理论认为,个体为了满足自尊的需要而突出某方面的特长。因此,在群体中个体自我激励的动机会使个体在群体比较的相关维度上表现得比其他成员更出色,这就是积极区分原则。

社会认同理论应用的一个重要领域是解释集体行为。特别是在群体间冲突的研究上。传统的理论,例如相对剥夺理论或者挫折-攻击理论把抗议、骚乱和变革等集体行为看作是个体挫折或不满的产物。以往的研究表明弱势群体间的比较产生的集体不平等感和不满足感与集体行为密切相关。而社会认同理论认为个体过分热衷自己的群体,认为它比其他群体好,并且从寻求积极的社会认同和自尊中体会群体间的差异,这样就容易引起群体间偏见、群体间冲突和敌意。

另一方面,社会认同理论一直重视种族中心主义的研究,并在种族问题的研究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对于种族间态度,社会认同理论认为个体对自己的种族群体越认同就会对不同种族群体表现出越少的友好态度。相反,多文化理论却认为,对自己种族的认同与对其他不同种族群体的高度接受是相一致的。许多研究的证据更多的支持社会认同理论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