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商品【Artistic Goods】/文化商品【Cultural Goods】
《艺术文化经济学手册》中认为当代对“文化商品”或“艺术商品”并没有明确定义。一方面,有时可以把许多拥有类似或相互关联的想象称为“文化”或“艺术”,与之有关的商品则称为“文化商品”或“艺术商品”。同时,现在并没有有关“文化商品”或“艺术商品”的精确定义。国内部分学者认为,艺术品作为商品是社会分工的必然产物,一旦艺术被作为谋生和获取社会财富的手段,它必然要表现出商品的客观形态和发展规律,我们也必然把它当做商品来经营和操作。但是艺术商品又是用来满足人们精神需求的劳动产品。跟一般商品相比它又有许多独特的地方:一是艺术商品的形式和内容呈现游离状态,即它的“形”与“核”是分离的;二是艺术的消费过程是一个从物质到精神的转换过程。在把艺术同商品相联系的过程中,要摆正以下三个关系:1. 科学化分艺术商品的范围,把用于交换的艺术商品/文化商品与非用于交换的艺术品区分开来,不能由于艺术创作存在非商品因素,就根本否认艺术品的商品性,也不能由于艺术产品具有市场交换的属性,就把艺术品与一般商品等同起来,否认艺术创作的非商品的一面。2. 要科学分析艺术的不同概念之间的内涵与外延,种属概念的意义指向的差异性,不犯逻辑混乱和偷换概念的错误。3. 要正确分辨以某种形式掩盖和伪装下的艺术商品的转换形态。(庞彦强,2003)
文化商品是指文化产品消费者在交换过程中所得到的文化精神产品的文化娱乐服务的总和。文化商品具有双重属性,同时又具有其特殊性。文化商品的双重属性表现在它具有商品属性和社会意识形态性,文化商品的三个特殊性是指文化商品消费的永恒性、文化商品的复杂性和创新性。文化商品作为一种特殊商品进入文化市场必然要同时发挥其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文化必然要表现经济化趋势。(李大方,2001)
信用商品【Credence Goods】
艺术品是这样一种商品:消费者并不仅仅基于自身的消费经验来决定是否购买,而是基于一种对专家评论体制、对有资质的权威机构所作评判的信任,来决定最终的购买行为。这种对艺术品的分类方式似乎更适用于“艺术-娱乐”领域中较为“高雅”的那一部分,其中包括了早期的经典之作以及现代前卫的先锋作品。比如,剧院观众在欣赏了一晚上的演出之后,仅凭自己的观感就可以评判一部流行音乐剧是好是坏,但他/她仍然会信赖评论家对这部作品所给予的评论。”
“如果说艺术品符合信用商品的定义,那么,可以保证作品质量并为更优质的消费体验提供担保的文化奖,则可能使作品在面世之后的很长时间内,仍能吸引消费者——尽管消费者本身对作品并不怎么欣赏,也并不十分理解。包括奥斯卡奖在内的大多数电影奖,其本身的功能是鼓励和推崇当下一段时期内主流的、易于被观众接受的、具有一定流行性的电影;但是,对于大多数观众而言,这些电影无需借助专业影评,仅凭自身的观影经历就能轻松地判断影片好坏。因而,获奖很可能不会对消费者产生持久性的影响。不过,类似‘奥斯卡终身成就奖’(AcademyHonorary Award)之类的追溯性奖项的出现,则大大增强了奖项的信用效果。
刺激性商品【Stimulating Goods】
指一些品项不多但对推动卖场整体销售效果意义重要的商品。(张红蕊,2011)它们主要是具有光明前景(很可能成为主力商品)的新开发商品(包括连锁商开发的自有品牌商品),也包括超市公司精心挑选用于短期促销、容易引起顾客冲动性购买的商品。(严骏,2010)它们通常以主题促销方式陈列在卖场进口端头货架,带动整个卖场销售。主要为以下三种商品:
(1) 战略性商品。即配合战略需要,用来吸引顾客,在短期间内以一定的目标数量来销售的商品。
(2) 开发的商品。为了考虑今后的大量销售,商店积极地加以开发,并与厂商配合所选出的重点商品。
(3) 特选的商品。利用陈列的表现加以特别组合,其有强诉求力且易于冲动购买的商品。(高莹,2010)
支付意愿(willingness to pay)
表示任一“个人(他或她)或者团体在文化领域做出的消费决策”。在David Throsby和他的博士研究生Anita Zednik有关艺术品(以绘画作品为例)价值维度的研究中,支付意愿这个术语用于描述和观察个人对艺术品价值的衡量标准。综观了与文化领域相关的经济学理论,他们“注意到在所有前文论述中,个体观察者都被视为一种令特定作品的价值得以解译和被认知的社会力量。”据此,又提出了这样的问题:“是否被表达出来的价值就代表了某个人(他或她)自己的价值评判?或者,是否可以导出如下论点:个人(在艺术品方面)的价值判断有着一些共通性,甚至是普世性,而不论他或她是否存在精神上的病态”,对于某件特定的文化艺术类商品,不同的人“可能都会得出类似的价值判断。”这种有关文化艺术领域产品价值判断的最重要衡量标准,正是个人的支付意愿。然而,“就购买意愿来说,普通个人会觉得把对某种文化现象的价值评估清晰表达出来是不应当或者不可能的(例如,使用金融术语表达文化认同或心灵体验,对他们来说可能是很困难的)。”因此,对于具体衡量个人支付意愿的研究就需要进行一定的表述转化。研究者为此拆分了影响支付意愿的因素,一方面为衡量“是否存在”而“假定一幅画的文化价值可以被一些指定的维度或特征定义,并假设每个人都可以基于这些维度来表述他们各自心目中的价值”,并巧妙地将有关经济价值的调查因子拆分为二,一是“假设有足够的资金、足够的空间来挂画,并且租用它的时间长短随意”,来取得人们乐意支付的租金价格,二是“将问题转化为一种寻求受访者意见的形式,咨询他们”站在公共画廊的立场上进行的购买决策,假设要对某幅画作收藏“会花费多少钱”。由此,研究者就得到了“(i)衡量因每一幅画产生的服务流的价值,和(ii)估计这幅画作为文化资本项目的价值”这两方面的支付意愿表述。
享乐法【HedonicApproach】
享乐法也称Hedonic价格模型。以兰卡斯特(Lancaster,1966)为代表的新消费者理论认为,消费者并非从消费商品本身得到效用,真正的效用来自于商品所拥有的特征及其提供的服务。因此Hedonic模型假定,商品可以被看作一个特征束,其包含的特征组合不同,价格也不同。消费这对每个特征都会做出估价,所有特征的价格即Hedonic价格的集合形成商品的市场价格。但是这一过程并不能在市场中显示出来,而是隐含在商品总价当中,所以这些特征的价格也叫做隐含价格,通过Hedonic价格模型的回归分析估计出来。因此,Hedonic研究的核心是建构回归函数,即各种样式或模型的异质性商品或服务的价格同包括在其中的特征要素数量件的关系。
享乐法可以追溯到沃(Waugh,1928)发表在美国《农业经济学杂志》上的一篇研究蔬菜价格影响因素的文献。Hedonic一词首次出现在美国汽车制造商协会的经济学家考特(Court,1939)的一篇研究报告中,Court运用回归分析方法研究其车性能对价格的影响。在荷兰经济学家霍萨克(Houthakker)的新微观经济学理论和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贝克(Becker)的家庭生产函数基础上,兰卡斯特进一步提出消费行为分析法,奠定了Hedonic价格模型的基础。首先,兰卡斯特发现商品的服务或属性对所有消费者来说都是相同的,通常可以客观度量,他们以一定的比例组合成单个物品,从而这些物品形成一种消费“行为”组合。其次,兰卡斯特主张商品本身不能为消费者带来直接效用,只是一种工具,消费者购买商品是因为它具有使其获得效用的特征属性。因此,消费者不关心消费数量的多寡,更关心该商品所具有的特征属性是否能满足他的需求。兰卡斯特的消费行为模型虽然解释了相同商品在具有不同特征时,价格亦会有不同的现象,但后续研究有多篇文献指出其局限性,包括对消费基数的先行假设和特征边际效用非负假设的质疑。
条件价值评估法【Contingent ValuationMethod】
条件价值评估法是基于现代经济学的消费者剩余理论和福利经济学原理,通过对假设市场的消费者偏好的调查,来探究对象价值的重要评价方法,是对环境等具有无形效益的公共产品在进行非市场价值评估技术时最为重要、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方法,属于市场技术评估方法,适用于缺乏实际市场和替代市场交换商品的价值评估。它的核心是直接调查咨询人们对生态服务的支付意愿,以支付意愿和净支付意愿表达环境商品的经济价值。
这种方法由戴维斯(Davis)于1963年提出并首次应用于研究缅因州林地宿营、狩猎的娱乐价值。20世纪70年代以来,条件价值评估法逐渐地被用于评估自然资源的休憩娱乐、狩猎和美学效益的经济价值。1992年,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任命了一个由2位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肯尼斯·阿罗(KennethArrow)和罗伯特·索罗(Robert Solow)领导的高级委员会,对条件价值评估法在测量自然资源的非利用价值或存在价值方面的可应用性进行了评估,该委员会提出了将条件价值评估法应用于评估自然资源的非利用价值或存在价值的一些指导原则。20世纪80年代条件价值评估法研究引入英国、挪威和瑞典,90年代引入法国和丹麦。欧洲联盟国家过去20余年的研究表明,条件价值评估法在帮助公共决策方面是一个很有潜力的技术。
全支付拍卖【All-Pay Auction】
“全支付拍卖”(all-pay auction)也称“塔洛克彩票”(Tullock Lottery)。在博弈论中,全支付拍卖是一种无论输赢都要付钱买单的拍卖形式,所有参与角逐者都要付出代价,而只有最终获奖的幸运儿才能够获得丰厚的回报。在这种规则下,纳什均衡表现在每个竞拍者都有一个混合策略,而它们的预期回报通常为零。卖方的预期收入与奖项的价值相等,但一些实验表明,常有出价过高的情况出现。也就是说,卖方的收入总会超过奖项的价值,而经过反复的博弈,最后获奖的竞拍者最终很可能会亏损。
“罗斯曼和舍尔奇指出,奥斯卡效应对票房的作用具有强烈的双向特征:获得提名奖的影片在票房上能获得可观的回报,但对于那些以获得奥斯卡奖为目标,制作的影片具有奥斯卡获奖影片的典型特征,却最终未能使影片如愿入围的制片方,却付出了更大的成本。学者们进而得出结论——奥斯卡奖更像是“塔洛克彩票”,或者也可称之为“全支付拍卖”:一方面,它会对落选影片施加负面影响;而另一方面,它相应地也会对获奖影片产生积极的、令人满意的正面影响。“。”——詹姆斯•F•英格力士(James F. English)
心理收入【psychic income】
又被称为精神收入。心理收入是指员工在心理上对公司及工作本身的一种感受,具体来说,是收入差异以及工作环境与条件、奖励与晋升、发展机遇等引起的员工心理状态的变化与心理感受。贝克尔认为人力资本投资是“通过增加人的资源影响未来货币与心理收入的活动”。心理收入属于非经济性报酬的范围,是员工总收入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对员工起到激励作用的因素不仅仅是有竞争力的货币性薪资和福利待遇,心理收入也会对员工产生重要的激励作用,能够正面提升员工的成就感和满足感,增强他们对公司的忠诚度、满意度与归属感。对突出工作成绩的承认和价值的认可、尊重与关怀、参与公司决策、培训学习和晋级机会、优越的办公环境等都属于心理收入的范畴。尽管并没有一个通用且严格的标准来判断心理收入的性质或者测定其数量,但对于个人来说,这是他/她可以实实在在感觉到的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