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少华,中央财经大学文化与传媒学院、文化经济研究院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清华大学博士后、北京大学博士,主持完成中宣部、文化部、国家统计局、北京市、杭州市等委托课题50余项目,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20余篇,出版著作4部。2019年7月29日作为中组部、教育部第9批援藏教师进入西藏,目前担任西藏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副院长、学术技术带头人。
|
与妻子约法三章 |
2019年6月初接到中组部、教育部第九批援藏干部人才需求通知,孔少华老师跟目前正在北京大学工作的妻子刘丹进行了一次长谈,征求妻子的意见,只有家庭面临重大决策时,二人才会有这样的谈话。事实上,得知孔少华老师的报名消息后,师长、家人以及朋友都劝其“三思而后行”。最终,二人在国与家之间做出了选择,孔少华老师毅然的选择了援藏三年之路,小家固然温馨,大家更为重要;援藏之路,面临众多的苦衷,孩子只有3岁,父母古稀年迈,妻子刘丹也决然的承担起了这份沉甸甸的责任。人非草木孰能无情,刘丹老师也有万般的不舍和不放心,千万珍重慰相思,刘丹老师与孔少华老师定下未来三年的约法三章:一、敬畏高原,一定照顾好自己的身体,援藏工作面临者众多的不确定性,高原病频发,健康是做好工作的前提;二、父母年迈儿子幼小,每天要按时给家里微信视频,免得家人挂念,每天能看到你家人才会放心;三、少应酬多学习,努力工作,对得起这三年的不易,人生的长度有何影响是未知的,但是一定要用这三年去提升生命的厚度,多多提高自身素养,为国家多出些力。孔老师讲,每当想起这约法三章,眼中总会盈着泪花。
|
3650米海拔连上四节课的奇妙体验 |
孔少华老师说,援藏虽苦,但却是一段人生非常宝贵的经历,让人生更加的圆满,在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大学教书,是一种非常奇妙的体验。西藏大学经管学院领导担心孔老师的身体还不能完全适应,说如果身体不适第一学期可以不用承担课程,但是孔老师选择履行一位大学教师的职业精神。孔少华老师目前承担了两门研究生课程教学任务,第一学期的课时已经达到90学时,第二学期则承担了72学时的本科生课程教学,总学时是双肩挑教师一学年60学时要求的接近3倍(目前孔老师还担任西藏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副院长,承担着很多行政事务工作)。孔老师说,在西藏学会了老西藏精神、“两路”精神,最重要的是学会了“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把这种缺氧的艰苦,当成一种不缺精神的奇妙授课体验。西藏大学上课跟内地略有不同,尤其是第一学期,学期很短,很多课程要集中上,第一学期孔老师的两门课程是4节连上和3节连上,每每授课时大口喘气,每每授课时学生提醒孔老师嘴唇发紫。有一次上课,孔老师觉得实在支撑不下去,跟同学申请了15分钟休息,回办公室测试,心率高达180次/分钟。但是,孔老师说,看到同学们认真听课的样子,这一切都立刻放在脑后,西藏大学的孩子们非常优秀,远远超过了他的预期,同学们非常关心老师,也非常积极努力,作为一位大学教师的他没有不努力的理由。
|
播下一粒种子,搭建一座桥梁 |
孔老师说,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他希望自己能够成为一粒种子、成为一团星星之火、成为一座桥梁。他希望他的援藏工作更多的是能够带来希望、带来动力,创造一份积极向上的氛围,搭建一个合作交流的学科平台,为西藏大学的学科发展带来持续的动力。孔老师认为,学科发展,首在交流,走出去引进来并重。2019年11月、12月,他带队分别参加了在四川金融学会在成都举行的农村金融学术论坛,新华网和中央财经大学文化经济研究院在博鳌联合举办的2019文化经济学论坛。
除了走出去,他还积极推动学术思想走进来,2019年12月15日,孔少华老师成功组织了首届西藏文化经济学发展研究青年学者论坛,邀请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社科院优秀青年学者齐聚拉萨,与拉萨的优秀学者和青年企业家进行思想的交流和碰撞,为西藏大学学科发展献策献计。依托此次学术论坛,孔老师为西藏大学经管学院的学科发展带来更多的机会,论坛上,西藏大学经管学院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人民大学、中国社科院等就人才培养和持续性的学术交流达成了初步意向,与西藏圣水产业发展公司、北京大学创业训练营、和美布达拉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就联合科学研究、联合人才培养、联合决策服务以及文化经济学智库建设等方面达成初步合作意愿并签署合作备忘录。
孔老师说自己会为西藏大学的发展拼尽全力,希望自己的努力也能在未来产出丰硕的果实,自己在西藏也会祝福大家,愿大家在新的一年万事如意,扎西德勒!